覆盖7个学科的期末高效复习课全在这里(老师复习必备)
复习课的7种创意打开方式
朋友圈纷纷在分享寒假时间安排表了,老师们,你的班级是否已进入复习模式?话不多说,星宝今天为大家带来一组超强复习课案例整理,集创意、实用、高效于一文,覆盖7个学科。今天的推送星宝很给力,亲爱的老师赶紧收藏吧!
学期复习导图让语文复习更轻松
李艳红丨太原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
由书本、日历、笔袋组成色彩鲜艳的中心图,分出五个不同颜色的支干,每个支干分别代表一类知识点,包括字、词、句、读、写。而这五个支干又分别分出若干小支叉,标出了每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的关键词,比如:句,要掌握“把”字句、“被”字句、比喻句“像”、变句式等内容。
期末复习阶段,太原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二年级八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李艳红“画”了一张简洁、系统、清晰的思维导图总结本学期知识点,让孩子们的复习更轻松。
古诗复习导图
白云、远处的高山、白云深处的屋舍、红红的枫叶、停车休息的古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古诗《山行》,四行诗句,李艳红全部画成了思维导图,把不太好理解的诗词用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们。
课文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堂上,李艳红还要专门给学生们绘制一份课文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以《活化石》一课为例,课文讲了三块内容,银杏树、熊猫、中华鲟,这幅思维导图画了三个分支,每个分支分别再画这三类活化石的特点,提炼出关键词。如:中华鲟、历史、1亿年前;生活、江河;样子、身上、硬鳞等。每个小分支还配有形象的小图标,课文所有知识点清晰形象地呈现。
如果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课文,李艳红会趁热打铁布置一份特别作业,回家画一幅思维导图复习这一课的内容。孩子们特别积极,画好了都发到班级群里晒。“通过课上学习, 39 38921 39 15264 0 0 2780 0 0:00:14 0:00:05 0:00:09 2997下亲手练习,又将知识巩固了一遍,孩子们记得更牢了,而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
用好3个步骤,数学复习课如此曼妙
张文英丨@小学数学教师
复习课可以上得不沉闷,甚至可以非常曼妙,把学生带进数学的新境界!下面,我结合自己执教的“比和比例总复习”公开课,谈谈对复习课的一些思考。
一、让网络图具有生长力
形成网络图,首先需要学生自行梳理,这一过程非常重要。进行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是深度参与讨论的保障,也为课上复习提高了心理期待。其次,需要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不断调整、提升对已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相互补充、相互质疑,逐步完善网络图,让网络图具有生长力。
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从结果来看,尽管存在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显现了良好的预备状态。课上,我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选择一个小组在全班交流。
交流到比例尺时,大家产生了争议,一位学生将比例尺整理在比例中,而有学生认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应该将它纳入到比中。
此时教室内安静了片刻,突然有学生说:“我们在学习比例尺时不是用比例来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吗?比如说,在一幅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间的距离是4厘米,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我们可以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列出这样的一个式子:1∶5000000=4∶x,这不是一个比例吗?”
我相机进一步说明,比例尺确实是一个比,但现在列出的却是一个比例,比例就是表示两个比相等,这个比例尺将比和比例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我提议就将比例尺整理在比和比例之间,并顺势画了一个箭头,将比和比例也联结起来。学生们都觉得言之有理,似乎有新的感悟。
二、给问题插上翅膀
复习课在梳理知识形成网络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进一步提出疑问,一是查漏补缺,二是将思维引向深入。我在让学生梳理时,还要求学生想一想对比和比例有什么疑问或提醒。
课上,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比例里有两个未知项怎么求呢?”
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的脑海里盘旋着:这个问题有价值吗?学生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呢?当一个等式中有两个未知项,这就是一个不定方程,需要向学生介绍吗?而在比例里有两个未知项,除了有很多解之外,两个未知项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关系,要么商一定,要么积一定,这不正好引向了正反比例吗?于是,我引导学生展开了思考。
开始认为没有价值的问题,经过快速的梳理,我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上述的思考,享受了思维的快乐。
三、让练习题生动起来
复习课中,练习题的设计举足轻重,要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在解答中打通知识间的联系。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赵佳和李敏的画片张数比是4∶5,赵佳有多少张画片?(补充一条信息,再解答,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显然,这道题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填法。(请一个小组的学生)
教师引导对比:刚才这组同学的解法有什么共同点?那么,还有没有别的解法呢?
其他学生补充,继续问“还有别的解法吗”,大多数学生似乎若有所思,却又不得其解。
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大胆举起手来……一道看似平常的题目,因填法的多样、解法的多样而生动起来。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串联,学生在简单中品悟了知识的本质。
(摘编自《小学数学教师》《复习课也可以如此曼妙》,有删减)
英文三字经,单词复习so Happy
沈丽新丨小学英语教师
从这周开始,二年级英语进入复习阶段。
我用半节课时间,带学生复习了Unit2要求掌握的单词、句型及课文。在期初的时候,我并不强调读音。现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积累,在储备了30多个单词(教材共8单元,每单元4-5个)的听说读写后,回过头来复习单词,才会有一种意外之喜。
我特意把单词cat, rabbit,hamster竖着写在黑板上,其中字母a都对齐了。然后带着孩子们朗读这三个单词。他们一下子发现:每个单词里都有字母a,而且a的发音相同,都发/æ/。
孩子们朗声跟我念:/æ/,/æ/,cat; /æ/, /æ/, rabbit;/æ/, /æ/, hamster。他们脸上都有一种恍然大悟般的欣喜,一个个都笑眯眯的。
趁此时机,我把本单元儿歌中出现的三个单词写在黑板上:have,fat, mat.一样竖着写,字母a对齐 。孩子们纷纷喊“a!a!”
但我却不理会他们的“a! a!”,而是领着他们跟我读:/æ/,/æ/, have;/æ/,/æ/, fat;/æ/,/æ/, mat。
读完,依次询问:Canyou spell the word ‘have’/…?
激动的孩子们纷纷举手拼读单词,而且,第一个站起来的孩子就闭着双眼背诵,而不是朗读。
我一表扬:“哗! He closed his eyes!”这下好了,每个孩子都闭着眼睛站起来背刚要求拼读的这3个单词。他们非常有成就感,一个个都兴趣盎然。
我趁机出示推荐给四年级孩子自学的《英文三字经》教材的第一课内容:
才出示图片,孩子们又是“a!a!”的喊叫。也有特别聪明的孩子,发出“/æ/!/æ/!”的声音。
我指着儿歌中孩子们没学过的单词(bad, sad,rat)逐一问:How to read it?结果,有纷纷抢着试读的,也有直接闭着眼睛要表演背诵的。在一阵乱纷纷后,他们心满意足跟着我念起来:
/æ/,/æ/,dad; /æ/,/æ/,bad; /æ/,/æ/,sad;/æ/,/æ/,cat; /æ/,/æ/,fat; /æ/,/æ/,rat.
最后,他们有如大合唱一般,读了背、背了读我推荐的“三字经”:
我家dad, 脾气bad, 让我sad;
有只cat, 非常fat, 专吃rat。
今天的课堂作业抄写have, fat, mat,我告诉孩子们下一节课要默写的。就连学习能力最弱的同学,也自信满满表示“没问题!很简单!”而回家作业需要背诵这段三字经,下课铃声响后,一片叽哩哇啦念叨自己家dad的声音,他们甚至都不想离开座位去外面玩。
我喜欢孩子们在复习课堂上愉悦的模样。那才是“学生”的模样,而不是“考生”的模样。
有效复习用这招——小老师总复习挑大梁
徐建华丨@岁月有情
我在今年初中物理总复习中了做这样的尝试:让学生自主梳理各章知识,建立知识结构,在课堂上向同学展示。即让学生做小老师上复习课。
以所教学的初三(9)班为例,先后有12个章节的知识,由22名小老师独立或者联合进行知识梳理,有17名同学对小老师的复习课进行了点评,很多同学参与了小老师梳理知识的备课、课前准备、课堂互动。
一、选择
选择复习目标:一是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二是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自己真正学会复习。同学们都选择第二个目标。
选择达到第二个目标的两种方式:一是老师带着大家复习,大家一边复习一边巩固,一边悟得方法。二是老师先做示范复习,再由大家自己当小老师进行复习,在做中学。有些同学选择第一种方式,他们觉得中考复习时间紧张,还是老师带着复习保险一些。也有少数学生选择第二种方式,想尝试在做中学。
我尊重大多数同学的选择,并请他们也给少数同学一点机会,如果小老师的复习课没有上好,老师将利用课余时间及时补课。这样,不同选择的同学都安心了。
二、示范
总复习开始后,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内容差别较大的三章教材,进行复习课知识梳理示范,有的是为后续学习打基础的章节、有的是以物理概念学习为主要内容的章节、有的是围绕物理规律探究和应用展开学习的章节;有意识地采用不同的复习形式,有的章节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有的章节用环环相扣的问题进行知识梳理,有的章节用PPT课件辅助复习,有的章节就用板书;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知识梳理的思路、方法及表现形式。
当三节复习示范课上完之后,就有三名小老师跃跃欲试了。
当某一次知识梳理纰漏较大的时候,我都及时找时间进行了补救;无论学生梳理成什么样子,老师都能理解学生的意图,利用学生的梳理,进行矫正、增补、删减、调节;在小老师展示和同学互动的过程中,还生成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关于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关于分类的方法,关于思维导图的功能,建构思维导图的方法等,都在复习过程中进行过有趣有益的讨论,使学生的复习眼界更加开阔。在紧张的中考复习中,这个活动根据同学们的要求,直到全部复习完所有课程才圆满结束。
(转自岁月有情公号,原题为《“小老师总复习挑大梁”总结报告》,有删减)
原创诗总结生物知识
张一丨天津市扶轮中学
很多同学不能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原因就是对同源染色体不太理解。于是我在做课时,把同源染色体的变化作为一个核心来讲解。然后忽然发现,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可用于比喻两个默契的朋友的永别,以此为主题,可以写出非常有意境的诗歌。这首诗就是《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就在那受精卵
你们相见
你们来自不同配子
却在同一细胞相伴
不论是相同基因
还是等位基因
占据着你们同一位点
你们有着相同的目标,相似的容颜
纵然有丝分裂无数遍
你们不曾拥抱
不曾交谈
各自把
复制出的姐妹染色单体
分向细胞两边
默契
是你们共存的语言
你们的足迹
把体细胞踏遍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瞬间
决定了你们分散
此时的你们
难舍难分
相依相恋
彼此交换了片段
招手相别
永不相见!
两个细胞的间隔
是天涯般的遥远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你们
姐妹染色单体依旧分开
却再也找不到同伴
只能默默的等待
各自的配子成功受精
各自拥有新的同伴
或者
永久的消散
只留下
各自的元素
循环于天地之间
复习完相关知识后,我说:“有人用一首诗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个总结。”学生立即就笑了。我也笑了,接着说:“这个人当然就是我了。”然后我让他们班朗诵最好的学生给他们朗诵。每一段文字,配一段细胞分裂的图解。朗诵完一段,简短提问关键的过程,学生都能答出来。课后,听课教师纷纷希望拷走我的课件。
知识点:受精卵、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形成配子时减数分裂,受精时同源染色体出现,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关系。知识点包含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章节。
3分钟讲完一本化学书
徐朝晖丨浙江金华五中
埋头苦背枯燥的元素周期表,让人云里雾里的化学公式……其实,为了解救学生的化学,老师们一直蛮拼的。比如,网传广州执信中学一名化学老师将元素周期表变成了一首“打油诗”,全班学生都能倒背如流。
不过,这还不算最厉害的。金华五中科学老师徐朝晖用显微镜和手机制作了一段3分30秒的视频,其酷炫程度,完全颠覆你对化学的认识。
在显微镜下,硫酸铜晶体的生长,洋葱表皮细胞失水,硫酸铜晶体的溶解,氢氧化钠的潮解……这些听着很让文科生头痛的化学反应,在视频里看起来却很玄幻。虽然整个视频只有3分30秒,但每一秒都是科学教课书上重要的知识点。
有一些知识点尽管学生亲自动手做了实验,却因实验结果不够明显,对反应的原理还是似懂非懂。所以徐老师整理出了这样一个视频,把所有的实验通过加速、剪辑等操作,把结果显著展现。
“有一些视频是和课本上的知识点结合的,还有一些是我自己平时拍的比较好看的画面,上课的时候遇到学生比较疲劳,用这些有趣的图片和视频调节一下课堂气氛。”徐老师说,初三的学生课业压力比较大,视频除了提供知识点外,还对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附《美丽的世界》微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48vkd3ku
一首《小苹果》记住中国地图
罗春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学校
《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一板块的内容教学是初中地理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常常出现在考试的范围中。但地理老师罗春发现,许多学生在面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时,往往依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学习提不起兴趣,呈现出来的效果还不好。到底该拿什么拯救你?那些年记不住的省级行政区!
罗老师的做法是,把“网红歌曲”《小苹果》的旋律改编到地理课件里,融入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个难点知识,然后教给学生们。由此,一部约3分钟的《小苹果》版《大中国》微课视频诞生。
中午午休的时间,学生们就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大中国》点开,整首歌在教室里循环播放,学生们就着韵律,自己在空白的中国地图练习册上,跟着音乐填写34个行政区省份。在之后的月考中,罗老师所带的三个班级的学生,对这一块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95%以上。
(附《大中国》微课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c0305u01gv6
【声明:本文为星教师原创策划,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点击下图,即可报名或了解]
/蒲公英大学/
未来在线教师学院
全方位重构教师学习
/《星教师》杂志2017年全年订阅/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